2014年03月27日13:33 來源:人民網(wǎng)-環(huán)球時報
冰冷的中日關系讓“日中友好七團體”出現(xiàn)在國內(nèi)媒體上的頻率大為減少。在日本,這些友好團體也正面臨成員老化、會員減少、經(jīng)費不足、作用下降的困境! |
堅定信念支撐友好團體
與40年前相比,隨著中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生的變化,中國與世界的接觸也在變化,這其中包括日本,F(xiàn)在,有15萬日本人長期住在中國,同時也有70萬以上中國人長期居住日本。另外,還有十多萬中國人加入日本國籍。每天有2萬以上人員往來于中日之間。上海已超過紐約,成為日本人在海外常住人口最多的城市。兩國國民存在大量通婚情況,兩國國民通婚的第二代也成長起來。對日本來說,中國是最大的貿(mào)易伙伴,對中國來說,日本則是第五大貿(mào)易伙伴。中日彼此經(jīng)濟、人員往來,必然帶來雙方交往渠道多元化,交往層次更加豐富。
中日經(jīng)濟、社會的變化,造成日中友好組織地位的相對化。在中國信息匱乏時代,日中友好團體可從中方獲得信息,可與中方高層接觸。今天,日本各種組織都與中國保持廣泛接觸,日中友好團體的橋梁作用下降。改革開放后的中國,重視與日本財界交往。目前,中方也希望借助日本財界力量改善中日關系。從日本政治構造看,日本財界與自民黨、官僚形成堅固的同盟,但現(xiàn)在財界與執(zhí)政黨、官僚的聯(lián)系已然削弱。其實在對外關系領域,財界易受右翼、狹隘民族主義勢力攻擊,因此比較小心翼翼,盡量回避危害。最近兩國政府關系惡化,中方學者提倡民間交流,重提“以民促官”,財界固然是民間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有溝通能力。但另一個方面,財界對社會輿論的影響程度,仍值得考察。
40年前,日中邦交正;\動內(nèi)部,存在一種堅定信念,形成強大的輿論場。西忠雄對筆者說,建交前我們搞日中友好,是有生命危險的。今天,日中友好團體同樣面臨壓力。因為在日本,“中國威脅論”如同空氣一樣彌漫。面對強大壓力,日中友好團體處境困難。近年來日本社會民族主義抬頭,在這種壓力下,一些與中方接觸較多的人士的言論被認為“媚中”,易受極端民族主義者輿論攻擊甚至身體威脅。2006年8月,現(xiàn)任日中友好協(xié)會會長加藤纮一在山形縣的老家住宅及辦公室被右翼團體干部放火燒毀,嫌犯被捕后供述,其動機是要“抗議”加藤批評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
“朋友還是越老越好”。日中友好運動的前輩,至今仍對周恩來、廖承志的外交風格記憶猶新。他們細致入微又充滿親情的交往模式,留下大量感動。在筆者看來,半世紀前的中國外交,今天仍值得重溫。中國國際地位提高,需要處理的國際事務增加,但對日本民間人士,對那些老友,我們是否也應一如既往給予重視?(作者:劉迪 系旅日學者)